尖苞帚菊
Pertya pungens Y. C. Tseng
Asteraceae(Compositae) 菊科
中國境內現狀 極危(CR)

形態特徵:

亞灌木,高達1米餘。莖、枝密被短柔毛。葉互生,卵形,長3-5.5厘米,寬2-4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近截形,邊緣具疏齒,兩面被長柔毛,具基出脈3條;葉柄長3-5毫米。頭狀花序2-4簇生於枝頂;總花梗長2-8毫米;總苞狹鐘形,長16-19毫米,直徑約6毫米;總苞片約7層,背部有縱棱,尖頭針刺狀;花全部兩性,花冠管狀,長約13毫米,5深裂。瘦果紡錘形,具8條縱棱,被白色長柔毛;冠毛粗糙,長10-12毫米,基部聯合。

地理分布:

僅見於香港馬鞍山和廣東陽春縣。

生境與生態:

生於溪邊和林緣。花期:10-11月。

本種是一稀有種,分布區間斷而且個體稀少,具有科學研究價值。在香港其生長地點在馬鞍山郊野公園內,受到保護。

參考文獻:

程用謙,1985:中國菊科帚菊屬資料。 廣西植物5 (4): 334,圖1:4。
程用謙,1996:中國植物誌79:16。科學出版社,北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