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南瘤足蕨
Plagiogyria tenuifolia Copel.
Plagiogyriaceae 瘤足蕨科
英文名 Tumor-footed Fern
中國境內現狀 瀕危(EN)

形態特徵:

多年生草本。根狀莖短,直立。葉柄簇生,長0-25厘米,基部稍膨大,橫切面為三角形;葉片一次羽狀分裂,二型:不育葉長圓形,長15-20 厘米,寬約10厘米;羽片約20對,先端銳尖有鋸齒,基部與葉軸之翅匯合,基部一對稍縮短,略下斜;葉脈分叉,兩面均明顯。能育葉比不育葉高,羽片遙小,長約2.5厘米,寬2-3毫米,下面密生孢子囊。

地理分布:

馬鞍山、大東山、香港島。台灣也有分布。

生境與生態:

生於山頂次生林中潮濕的處。

本種模式標本採自香港,首次於1907年在馬鞍山的山澗發現,間斷分布於香港、台灣兩地,其分布式樣有學術意義。因分布區分散及其個體甚少而受威脅。香港的生長地點多位於郊野公園內而受到保護。

參考文獻:

秦仁昌,1959。 中國植物誌2: 104。科學出版社,北京。
Edie, H. H., 1977: Ferns of Hong Kong, 172. Hong Kong Univ. Press, Hong Kong.
Copeland, E. B., 1908: Philippine Journal of Science 3(5): 281.